登录/注册 搜索

罗田地名传说(四) | 慈云庵的传说

发布时间:Aug 31, 2020 | 作者:罗田地名传说(四) | 慈云庵的传说


罗田地名传说(四) | 慈云庵的传说

罗田文旅 2020-07-14原文

点击上方关注 “罗田文旅”



“慈云庵”的来历


在罗田县城的西南两里处,有一座山,名叫拨云尖,山下建了一座小庵堂。


不知哪年哪月,天大旱,不仅田地的禾苗全部干死了,就连人喝的水也找不到。当地的老百姓实在没有办法,就成群结队,天天到小庙去求菩萨。


老百姓的虔诚终于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,玉皇大帝就派天上管雨的杨四将军带着雷公、电母到拨云尖来下雨。雷公、电母遵照玉皇大帝的旨意,到拨云尖后,就摆开阵势,吐出乌云,打起雷电,行起风,下起雨来。


由于雨下得太大,太猛,不一会儿,平地就有三尺水,山前的河里,洪水猛涨,眼看就要淹没小庙了,杨四将军因一时不慎,把好事办成了坏事,很是着急,连忙去求观音菩萨帮忙,观音菩萨是慈悲心肠,当即驾起莲花慈云,来到拨云尖顶,用云帚拨开乌云,现出丽日,停下雨来,救了一方生灵,小庙也免去了灭顶之灾。


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菩萨降雨活动,就把拨云尖下的一条冲叫吐云冲,把这座小庙叫慈云庵。所以慈云庵常年只供奉杨四将军和观音的神像——当然,这只是神话传说。


据光绪罗田县志记载,罗田县治前有座拨云尖,俗名叫钵孟尖,在县治西南两里处。山下有座庵叫慈云庵,是明朝万历年间邑人王煜所建,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。王煜,字东白,明万历戊午(6180年)亚元,少孤力学,博洽经史,藏书充栋,性乐施与。他除修建慈云庵外,还建了一座拳石庵。慈云庵建造后,由于僧尼以慈悲为怀,广施功德,历来香火旺盛。据老辈人回忆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,就做过一次大法会,信众很多,盛况空前。逮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庵堂被毁,尼师离走,慈云庵遂被荒废。


1992年,罗邑桥南村村民罗桃生、徐瑞卿等发起倡议,童得根、涂枝元、童先应、王仕岑、童俊等推举童瑶琪牵头,在慈云庵原处,建起了一进两重大殿,面积400平方米。还在右边做了寮房。后来陆续在左边建起了念佛堂厅堂、寮房、厨房等。2002年,又建起了天王殿。


到目前为止,慈云庵共有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,投资60多万元。所需资金,除信众自愿捐赠以外,罗桃生、徐瑞卿、童瑶琪等对慈云庵的重建贡献很大。1995年腊月,法雨师主持慈云庵事务,由于他以慈悲为怀,严持戒律,虔诚侍佛,乐善好施,所以信众日趋众多,香火旺盛,游人不断。


1996年,慈云庵被省政府定为开放点,2000年被县纳入城建规划,2003年,始更名为慈云寺。


根据城建规划和旅游需要,慈云寺还要继续扩大规模,拟将建起万福塔、观音阁、印月亭、览胜亭、慈云斋馆,拔云别墅等诸多景点,未来的慈云寺,不仅是罗田重要的佛教殿堂,也是罗田的旅游胜地。


   吃喝玩乐大美罗田

   " 千里大别山 美景在罗田 "     

·  搜集 | 周烽    编辑 | 朱诚    编审 | 彭国留    监审 | 史伟


喜欢本文

就点个“在看”啦

精选留言

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