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琴古韵||陈思中教授回乡传承古琴文化
发布时间:Apr 5, 2021 | 作者: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……” 4月5日上午,华中科技大学陈思中教授回到家乡罗田,为古琴爱好者传授古琴文化。 在县文化馆培训室,三十余名古琴爱好者慕名而来,认真聆听陈教授的精彩讲授。古琴吟唱宛转悠扬,这种高雅的艺术演绎方式给人以全新的体验。 中华吟诵、吟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,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是学习汉诗文的诵读方式,开启经典宝库的钥匙。自先秦开始,口传心授、代代相传,流传至今。 作为古琴传承人的陈思中教授,出生于我县胜利镇,是华中科技大学四级教育职员(教授级),现任湖北省非遗文化研究中心(文华学院)副主任、研究员、古琴文化研究所所长,湖北省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。 2016年,他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维衡大师、陶健老师学习广陵派古琴技术,后拜中州派古琴大师陈树三传承人金德华、刘庆义先生为师学习,传承陈派古琴艺术,并专门研究用古声调吟诵吟唱弹唱琴歌,开设工作室义务教学古琴二千多人次。 此次回乡,陈教授利用休息时间,为罗田古琴爱好者现场教学,用古声调吟诵吟唱弹唱琴歌《子衿》《蒹葭》《关雎》《归去来兮辞》《陋室铭》等多首经典的古琴歌,使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古琴文化的魅力。 据了解,陈教授感怀故里,情系家乡,还将在罗田成立古琴工作室,定期回乡授课,传承古琴文化,为丰富我县文化活动内涵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不懈努力。